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东北抗联小考:杨靖宇、赵尚志和李杜谁才是抗联总司令?

发表时间: 2024-03-21 作者: 国内案例

  谁是抗联总司令?这似乎不该成为一个疑问。萨苏在其所著的《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本史料解读东北十四年抗战》中明确写道,在东北14年抗战历程中,抗联先后有“杨靖宇、赵尚志两位总司令牺牲”。而由王忠瑜所著的纪念赵尚志将军的著名传记文学《赵尚志传》中,也明确记述赵尚志在1939年夏被第三国际任命为抗联总司令。所以说,杨、赵二位将军曾担任抗联总司令这一说法,应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历史是复杂的。上面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因为“抗联总司令”这一职务,严格来说并不存在,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位抗战英雄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也不影响他们崇高的历史地位。相反,我们也可以搞清楚抗联的真实历史,就更能理解这支光荣队伍的苦难辉煌,更能领会抗联英雄的卓越功勋和伟大精神。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抗联总司令”这一职务,在抗联历史上并不存在。“九一八”事变后,满洲省委开始派遣干部,组织东北各省人民成立抗日游击队,并联合本地区的抗日义勇军队伍,合力抗击日军。

  当时,由于东北各地义勇军情况各不相同,其成分有由原东北军留在关外的部队改编的,有由当地土匪响马绿林好汉整编的,也有由百姓自发组建的,而且其所在地区的敌情形势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当时各地抗日斗争带有一种明显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色彩,即各地队伍的斗争手段、组织架构、领导方式等都不一样,无法统一形成一个整体。既然不是一个整体,又何来“总司令”?

  1933年1月26日,第三国际给满洲省委发来了著名的“一·二六”指示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满洲省委及时总结前一段工作的经验教训,决定执行统一战线的策略,反对关门主义,各地干部战士要积极行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但由于此时,各地义勇军力量在日伪的疯狂下遭到很大损失,马占山、苏炳文等部相继撤往苏联,剩余的义勇军队伍大多零散,很难集中起来进行整编。故而这一时期,满洲省委只能部署力量就地发动群众,这便逐渐形成了哈东、吉东、汤原、饶河等七个主要游击区。这些游击区之间因被日伪割裂,相互很难联系,也形不成支援配合,因此也只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相属,这就更谈不上组建统一的领导机构、设置总司令一职了。

  到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时,因为东北形势对抗日斗争来说已相当恶劣,且因遭敌特破坏,满洲省委主要领导杨光华、谭国福、赵毅敏等被调到苏联审查。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已无一个组织能够将整个抗联力量领导起来,各地只能根据本地情况,自主开展斗争。

  在这一大背景下,先后组建的抗联第1、2、3路军不得不由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北满临时省委分别领导,战斗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大家虽然都是抗联,但只归本地领导,本地区省委只能指挥本省区域内活动的抗联武装。在当时的情况下,三个省委也无法集合到一起商量统一组织机构和部队指挥权的问题,也就不可能设置抗联总司令一职。实际上,直到抗联与延安联系上的1940年,延安仍决定“抗联现仍暂编三个路军,暂不设总司令部”,这就更加说明抗联不有几率存在总司令这样一个职务。

  杨靖宇是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这个职务中,“第1路军”几个字是不能省略的。实际上,抗联第1、2、3路军是平行的关系,谁也不能领导谁。上文说了,抗联三大路军,只归其所在地区省委领导。由于相互之间很难取得联系,因此抗联各部之间在组织架构上也都不一样。不说别的,第1路军的最高指挥员杨靖宇,是叫“总司令”,而第2、3路军的最高指挥员周保中、李兆麟则叫“总指挥”。职务名称都不一样,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来抗联各部之间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机构。

  总司令也好,总指挥也罢,其实都是部队指挥员。或许只有杨靖宇的职务是称为“总司令”而不是“总指挥”,所以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杨靖宇的职务比周、李高,这可能是有的人觉得杨靖宇是抗联总司令的缘由之一。实际上,尽管杨的名声和影响确实要比周、李更大,但归根到底,三者是并列关系,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说杨靖宇是抗联总司令,一是字面意思的误读,二是对将军崇高威望的尊称。

  那么赵尚志呢?《赵尚志传》中,明确提到其在1939年夏被第三国际任命为抗联总司令。实际上,这种观点也不准确。赵尚志生前的职务是抗联第3军军长,后曾任第2路军副总指挥。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人民军队,不管是军长,还是总指挥,其职务由谁来担任,是有严格的组织程序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程序,我党我军的干部,不可能由第三国际这样一个“外来的和尚”来任命。不用说抗联总司令这么重要的一个职务,就是我军的营、连、排等基层干部,也必须是经过我们的组织程序,而不可能由第三国际来任命。

  但在历史上,赵尚志将军确实曾经用“抗联总司令”这个名称下达过命令。但此抗联非彼抗联,这个“抗联总司令”,是1937年根据北满临时省委决定而设立的“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的司令,该总司令部辖第3、6、9、11军,这实际上就是抗联第3路军的前身,赵此时所任职务的正确称谓,应该是“北满抗联总司令”,只不过在发报时出于简写或是说约定俗成的方法,使用了“抗联总司令”的名称。

  或许是意识到这种观点有所不妥,次年,北满临时书记冯群便签署文件,精确指出“过去第三军赵尚志同志使用的抗联总司令部之名称,经与吉东省委商议,予以废除”。可见,咱们不可以把赵尚志将军用过的简写的“抗联总司令”,与我们一致认为的统领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抗联总司令”相混淆。

  李杜是抗联总司令一说是怎么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篇名为《无衔将军:铁骨铮铮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文中说,当时为了尽可能地团结东北的一切力量抗日,周公曾提议由东北军出身的著名爱国将领李杜将军出任抗联总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李杜确实一度成为东北抗日的旗帜性人物,但在1933年败退苏联后,李杜就再也未回到关外统兵抗日。后来,他确实是先在上海、后在重庆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但他这个“东北抗日联军”,不是我们探讨的属于人民军队范畴的那支抗联,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周公是否有让李杜出任抗联总司令的提议呢?这是有的,其实不只是周,朱、刘等首长都曾经在发给上海、莫斯科或主席的报告中,提到把包括王德林、李杜在内的所有东北抗日武装整合起来的想法,并建议由王德林、李杜二人中,选一人挂名担任抗联总司令,以体现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

  但是,这件事因为真实的操作上存在着巨大困难而很快被抛诸脑后。当时抗联各部、抗联与东北各地省委、东北各地省委与关内之间的联络,已经十分不易,更加不用说在东北的人民军队与东北军、救国军等蒋军武装的联系了。就算能够联系上,一个由蒋军部队“空降”过来的总司令,也恐怕只有少数的威信来指挥资深且功高的抗联将领。更何况,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了抗联各部只归其所在地的省委指挥领导,派这样一个外来的总司令,不仅没有实质意义,如果一旦其瞎指挥,还会给抗联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作者简介】林森,字天俊,网络新锐通俗历史作家、党校兼职教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主要研究方向为五代两宋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及中国革命战争史,代表作有《金戈铁马之两宋烟云》《对比二战苏军坦克军与德军装甲军》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