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总司令可老蒋却想杀了他就连我党也不肯承受他屈服
在中有这样一位将领,他原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之一,在老蒋麾下“八大金刚”中排名首位。自蒋介石发家之初就陪同左右,一步步走上了军总司令的宝座。
但是在走上高位之后他却想着取而代之,乃至一度对蒋介石做出逼宫之举,到了终究不只搞得老蒋想要杀他,乃至就连优待俘虏的我党也回绝他的屈服。
那这位让老蒋和我党都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将领究竟是谁?他又做了什么能让国共两党都对他不待见呢?
1909年,清政府选拔了一大批青年学子,预备送往日本留学进修,在这其间成果最为优异、最受清政府器重的当属何应钦。
何应钦出生于贵州义县的一个官宦家世。从小私塾教师就点评他:“罕见宏愿,存王者之心,不为龙便为蛇。”
而后来何应钦的阅历也证明这位教师确实是慧眼识珠,在日本留学期间何应钦加入了同盟会还认识了蒋介石,二人结业后回国时正好赶上了武昌起义迸发,随即何应钦就和蒋介石一同加入了沪军都督陈其美手下的部队。
惋惜不久之后二次革命失利,灰心丧气的何应钦持续回到了日本陆军士官校园学习,结业后回到家园,在贵州军阀刘显世麾下担任军官教训营营长。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端作为同盟会的元老闻讯之后马上赶到了广州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而他和蒋介石之间的联系也由此更进一步。
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何应钦却站错了队,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建议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其时蒋介石曾密令何应钦将白崇禧部缴械,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何应钦竟然违反了蒋介石的指令,这让蒋介石的猜疑大起。
不过此刻的蒋介石仍是在将何应钦作为亲信看待,所以不久之后他就又给了何应钦一个“痛改前非”的时机。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表里要求蒋介石下台的呼声川流不息,见状蒋介石便预备以退为进,召开会议揭露宣告自己行将下台。
其时蒋介石本来是想让何应钦自动出头给自己来个“三辞三请”持续执政,可谁知何应钦竟然一言不发,终究搞得蒋介石只能假戏真做灰溜溜下台。
如果说此刻蒋介石尚还对何应钦抱有终究一丝情分的话,那不久之后何应钦的所作所为则是让蒋介石完全对他起了杀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端侵犯华夏,就在全国人民预备团结一心反抗日寇之际,蒋介石却忽然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标语,要求手下的部队调转枪口将赤军摧残在摇篮之中。
1936年蒋介石乘飞机来到西安督战张学良,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一再向蒋介石进谏,劝其抛弃“剿共”方案枪口对外,但是却都遭到了蒋介石的回绝。
12月12日深夜张扬二人建议叛乱抓捕了蒋介石。音讯传出后全国轰动,其时东北军、西北军的许多将领都建议严峻处置蒋介石。
音讯传到南京之后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戴季陶等人马上召开会议参议处理对策,期间戴季陶首要提议建议主攻,何应钦听后也马上表明支持。
乃至还要派空军前去轰炸西安,其时宋美龄听后又急又气痛斥何应钦:“轰炸西安是置中正于死地,我坚决不能容许。我这么做不只因为他是我的老公,并且因为他是国家的首领,他要是有什么好歹,我国将堕入更大的紊乱。”
两边一番争论之后终究由宋美龄和戴笠前往西安进行谈判,而我党也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来到西安,终究西安事变被和平处理,而建议进攻的何应钦等人却是成为了蒋介石的记恨目标。
尽管其时蒋介石口头上容许了要将枪口对外抗日,但是私下里他仍是将我国领导下的日益开展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视为亲信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1940年方面建议了第2次热潮,其时他们忽然发文要求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悉数开到黄河以北,并无理要求50多万八路军、新四军缩减为10万人。
为了保全全国的抗日全局咱们一边反对方面的行径,一边决议让决议新四军皖南部队遵令北移。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分3路北移,于次日抵达茂林区域集结,并在这儿休整一天。6日下午部队忽然遭到了方面8万人的突击。
终究这9000人中除了约2000人包围外,绝大部分兵士都壮烈献身或被捕。其间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战役中献身,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包围后不幸被叛徒杀戮,这便是后来被无数人所咒骂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马上对事情策划者何应钦发来质问,何应钦对此自然是哑口无言。
其时脾气一贯温文的周恩来在电话中痛骂何应钦说他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他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他何应钦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自此之后何应钦便走上了的老路,以至于到了解放战争期间一贯优待俘虏的我军都表明绝不承受何应钦的屈服。
克己留在大陆没有好下场后何应钦便逃往了香港,1950年曲折来到了台北,但是此刻他已经在蒋介石面前完全失宠,蒋介石在给他组织了一个闲职之后便将他丢在了一边再也漠不关心。
纵观何应钦的终身尽管全力支持蒋介石为蒋介石效能,但是却因为几回关键时刻站队失误导致蒋介石对他完全损失决心,真可谓是可悲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