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场指令:何其宗和廖锡龙双双提军长何其宗最年青
1984年9月19日,何其宗被录用为陆军第14军军长。一起被录用的还有廖锡龙,担任陆军第11军军长。原14军军长刘子波调任昆明军区陆军学院院长,原11军军长马秉臣调任昆明军区后勤部部长。指令是由马秉臣军长在11军前指举办的作战会议上,以宣读电报的方法宣告的。
这次相似前方调整高档指挥员,是我军干部年青化行动的进一步深化。春江水暖鸭先知,时任11军政治部宣扬处处长的罗际明在日记中写道:“推动戎行干部年青化和知识化,斗胆启用优异的年青干部,是近年来的新气象。背负拔点作战的40师、31师新班子成员,均匀岁数为42岁,比调整前下降了10多岁。6个步兵团的班子成员均匀岁数34岁,大都是从战火中锋芒毕露,成为官兵一致认可的优秀人才。
“他们全都通过1979年以来边境作战的检测,又通过军事院校训练,在战场上跑得动、冲得上,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他们可以昼夜值勤,几天几夜不合眼,累不倒,拖不垮。不少团的领导干部还带主攻营、交叉营参与战役。
“这与1979年作战时,许多年过半百的师团领导干部爱莫能助的状况构成一个显着的比照。
“这次调整军级领导班子,40多岁的何其宗、廖锡龙走上主官岗位,意味着戎行高层的年青化开端了。”
41岁的何其宗被录用为军长,是其时我军野战部队35个军中最年青的军事主官。
军,从字形上领会,表明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交兵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构成阵营,以防敌人突击,后演变成戎行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戎行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全军,历代沿袭其名,人数多少纷歧。《周礼·小司徒》论说:武士,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夏官·序官》说: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国语·齐语》记叙:万人为一军。到了现代,军也成为戎行编制里的一个单位,指挥官为军长,是由若干个师(或许旅)编成的戎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级安排,一般隶属于军区或许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役、勤务保证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使命,亦可独立作战。
成为一个军的军长,俨然是“一方诸侯”了。但接连跳跃式的升官并没有使何其宗飘飘然,而是感到肩上的担子一次比一次重。特别是到14军这个云南边防主力军任军事主官,对他又是一个应战。
陆军第14集团军的前身是抗日战役时期的山西青年抗敌殊死第1总队(即山西新军),后编入八路军太岳军区,其间40师的前身是“抗日殊死旅”,参与过闻名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奋斗。1942年,太岳军区将第386旅和殊死第1纵队整编为太岳纵队,下辖第386旅、殊死第1旅和第212旅。
1945年10月,太岳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386旅、殊死第1旅和第212旅别离改为第10旅、第11旅和第12旅,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
1949年2月,第4纵队第11旅、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的第110师合编为第14军,第11旅、第22旅和第110师别离改编为第40师、第41师和第42师,军长李成芳,政委雷荣天,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参与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两广战役。
1950年1月,第14军进军云南,并参与了西昌战役。尔后,该军在滇西边境担任剿匪作战使命,并屡次击溃境外蒋军残部的进攻,捍卫了云南西部边境和西双版纳区域的安全和安稳。
1950年今后,第14军一向驻扎云南,1959年部分部队参与了西藏平叛的战役。
1979年2月,第14军作为西线主力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占领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强渡并操控了红河渡头,成功完结西线团克复扣林山,此战被军委赞称为“发明了山岳森林地作战的模范”,并颁发126团1营“扣林山战役英雄营”称谓。
通过几十年的战役经历堆集和平常的演练,第14军有着丰厚的山岳森林地作战经历,被称为“森林猛虎”。
接到录用后,何其宗将老山防护作战指挥权交给新就任的11军军长廖锡龙。1984年10月1日,他直接从麻栗坡落水洞11军军前指动身,只身一人驱车数百公里奔赴滇南的开远市,到14军军部到差。
“查询研究、斗胆作业、努力学习、健身”是何其宗给自己建立的履新理念。作为一军之长,有威望,也有发言权,但何其宗没有新来乍到就纸上谈兵,他以为:“毛主席说的‘没有查询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到一个新单位做好作业必定要注意的准则。对14军,必定要了解它的曩昔和现在的状况。14军是一支有战功的老部队,从北打到南,解放后一向驻扎云南。在我任职前,两任军长都不是从本军培养出来的干部,我是第三个从外单位调入的军事主官。这对一个在云南一向称老迈的部队的指战员来说,是有心结的。我又是只身一人从老山前哨直接来到差的,没带任何所谓得力干将和交心帮手。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展开好作业,有必要摸清部队状况、搞好团结,以自己的品质、才能和实践在做的作业水平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