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之星”_宋锦璘_口腔_研究
8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医生们正对一个个病例逐一分析讨论。
被白大褂们围在中间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锦璘。
快速作出判断、敲定方案,寥寥几语,内含着宋锦璘深厚的理论学识与丰富的治疗经验。
2022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岁的宋锦璘干练、严谨,是重庆市口腔医学的“正畸之星”。
2003年,从四川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宋锦璘,被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引进,担起正畸科负责人的重任。
医院的正畸科在国内口腔医学领域名气不大,医、教、研成果寥寥无几,人才不愿意来……这是宋锦璘刚到医院时的现状。
但人民群众对口腔美观和功能的需求慢慢的升高,正畸慢慢的变成为口腔医学中的朝阳学科。
“不能放弃。”宋锦璘深知,要让正畸科闯出一片新天地,还需要应对多重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发展短板,宋锦璘仍旧顶着现实困难,全身心投入医、教、研工作中。他结合正畸科现有资源,创建研究团队进行大胆尝试,通过建立完备的诊疗体系、创新技术方法,在解决诊疗难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在宋锦璘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获批重庆市首个口腔领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验收。
从正畸科负责人到如今的一院之长,宋锦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脚踏实地、一心为公,极大的提升了重庆地区正畸专科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传统的矫治器通常操作繁琐,还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美观,不少接受过矫治的患者都深有体会。
“用3D打印技术将传统矫治器的附件进行转换,就能进行个性化定制,在保证美观的同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思及此,宋锦璘和团队牵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数字化正畸系列矫治器附件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一套“化繁为简”的原创医疗器械。
截至目前,3D打印数字化正畸系列矫治器附件已被使用10万例,临床应用拓展至20余个省区市。
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宋锦璘不间断地积累经验,在医、教、研方面均有所建树。宋锦璘带领团队获批两项国家级一流课程,是全国口腔医学领域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百强。同时,为系统解决正畸临床诊疗难题,宋锦璘持续致力于口腔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2项授权专利已签署转化协议,在推动前沿技术研发的同时转化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助推重庆口腔医学高速发展。
“要说没困难,肯定是假的,重点是内心坚不坚定,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吃苦、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总结过往经历,宋锦璘感慨,“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困难当作普通工作,持续性、针对性地去干,也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成功,但每努力一点,就会比现在好一点。”
言传身教,正己正人;求索创新,育己育人。在宋锦璘的工作中,既有实干担当出真知,也有教书育人传学问。
在成建制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后,口腔医学院初始阶段的学科建设非常艰苦,绝大多数医生没有科研、教导学生的经验,医学院也不具备设置硕士点、博士点的客观条件。
宋锦璘开始艰难摸索。刚设立硕士点时,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招收数量极少,宋锦璘在忙着处理医院事务的同时,常常关心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临床工作和科研方面给予帮助。
鱼思敏回忆,她的毕业论文开题过程并不顺利,在确定大方向后难以推进。宋锦璘知晓后,针对鱼思敏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做了分析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修改完善。最终,鱼思敏的开题答辩顺利通过。
在宋锦璘的努力下,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逐年增多,科研成果也收获颇丰,学科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如今,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住培生—博士—博士后”口腔医学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每年培育120余名本科生、近1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30余名博士研究生,他们将成为重庆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
“发展无止境,干事创业需坚持。”下一步,宋锦璘和团队将围绕创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展开工作,加强口腔医学工作者学术交流,推动重庆口腔医疗事业和口腔医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