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克精致球拍见证中国体育装备的专业与精微
2009年4月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正式“换装”前,李宁团队曾进行这样的实验,4把外形一模一样的羽拍,仅重量略有差异,由4名国家队成员试打,根据手感排出重量次序,结果4人排列的次序一模一样。
“其中的要害是,样本球拍的克重差距才多大?0.3克!”李宁公司主管室内运动的副总裁洪玉儒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专业级选手的判断如此精准,作为装备赞助商,李宁公司的压力可想而知。
截至2014年,李宁公司的球拍已帮助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获得416个冠军,羽毛球的5个项目,世界上的排名前十的选手/组合中,将近半数左右使用李宁羽拍,这中间还包括部分外籍球员。一沙一世界,一把88克重(选手拍的重量集中在88克左右)的羽毛球拍,见证了中国体育装备在崛起中的专业与精微。
简单地说,一把羽拍的核心标准有两条:好打,功能性好;耐打,经得住高频、高强度的击打。其核心参数中,软硬度、平衡性、扭角、变形量等,这些都有赖于高科技的应用,尤其是材料技术。
中高端羽毛球拍大多采用碳纤维,碳纤维其实分为多种级别,李宁羽毛球拍选用的高级别碳纤维来自全球最大碳纤维制造商,多数是军工级别, “因为涉及军工安全,在合作中,我们一定要保证碳纤维只用在球拍上,每一桶原料都有专门标记,一旦供应商发现材料用于非民用用途,会立马停止供货。”李宁(福建)羽毛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家隆说。
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左右粗细的碳纤维丝,作为球拍的基础材料,需要特定的成型方法。此前,行业的主流是“发泡成型法”,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发泡剂的膨胀原理进行成型,由于膨胀挤压的力量不均匀,纤维层间结合不紧密,有可能会出现孔洞和褶皱,直接引发球拍强度变弱。李宁的 “内压成型法”工艺,通过恒温恒压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利用压力、温度和时间三者特定的配比关系,使得球拍成型的过程受力均匀,促使碳纤维紧密结合,没有空隙或者褶皱,这项工艺成为李宁羽毛球拍高强度的一大重要因素。
洪玉儒告诉《21CBR》记者,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用拍频率和强度极高,在李宁赞助装备前,差不多每天都出现断拍的现象,队内形成了相对确定的折损率,“换装以后,教练跟我开玩笑,怎么左等右等拍子不断?提供装备前6个月,总共就断了7把,在以前完全不可能”。根据李宁公开的数字,李宁羽毛球拍退拍率在0.3%-0.5%,低于行业平均退残率的几倍以上。
洪玉儒本人曾是国家队成员,其总结羽毛球战术第一要诀是“快”——跑动快,反应快,球速快。李宁羽拍的核心技术方向即追求速度,其三大科技平台——立体风刃、风动导流、能量聚合,或降低风阻,或提升击球力量,本质上殊途同归,根本着力点就在提高球速。
以““风动导流”技术为例,李宁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小口径的头框中再开掘出2-6个细长的圆弧槽,以降低挥拍过程的阻力。这种方式非常大胆,专业级选手,一般穿线磅以上,只要结构上处理不慎,整个拍框就会被穿线拉垮。起初,有不少羽毛球发烧友也很惶惑,他们甚至挑战经销商,只要现场穿线磅拍框不垮,不问价格,立马提走。
洪玉儒笑称,“风动导流”新品第一次发布会,行业内资深的经销商有点兴奋:“他们说制作假拍的人要傻了,不知怎么仿冒,才能经得住这种拉力。”如今,这款产品上市一年多,市面上一把假拍子都没看到,确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
张家隆从事球拍制造30年,他坦言,较之网球拍,羽拍因为轻薄,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比如李宁高端球拍不过88克左右,增重1克都会影响手感,在如此有限的重量空间提升各项技术参数,等同于螺蛳壳里做道场;且由于羽毛球在全世界内属于小众运动,市场体量有限,研发投入激励不足。技术挑战和商业因素,致使羽拍技术长期停滞不前,不过,这也为后来者的李宁提供了赶超的机会。
由于赞助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李宁羽拍的研发只有通过多项严苛的参数测试,才可能服务最挑剔的使用者。比如,李宁羽拍重量要求公差控制在正负1克以内,生产线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就有精确到0.1克的电子磅秤,在前端进行重量控制,确保李宁球拍经历382道工序后依然符合标准要求。此外,李宁会就很多小概率场景来测试,比如“恒温测试”,考虑的风险是用户会将羽拍放到汽车后备箱,在太阳暴晒下,后备箱的温度高达60-70摄氏度,品控不佳的球拍在重磅拉线的状况下可能断掉,因此测试时将羽拍放在烤箱80摄氏度高温下烘烤4个小时,确认球拍材质结构和强度的稳定。
在研发过程中,李宁羽毛球拍产品要经过45种测试,其中23种是独有的。其中,部分测试耗资不菲,以羽拍的“三大科技平台”为例,通过专业软件完成基本设计后,要进行专业的风阻测试才能确定何种设计的阻力最小。测试通过某权威风洞实验室做的,据张家隆介绍,仅风洞测试这一项就花费不菲的费用。
在洪玉儒看来,仅仅定量数据还远远不足,“专业球员或者爱好者打球时的直观体验是感性的,必须建立一个桥梁,将理性数据和感性认知贯通起来。”因此,他聘请了多位国家队退役队员,全部的产品雏形都由这批队员进行盲测,得出的感觉、功能、强度等数据再反馈给产品研发团队。
基于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测试,确实不难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痛点”。“你知道运动员输一个球时,普遍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看球拍。”洪玉儒说,李宁最新的第三代新品,不再用传统的油漆方式,而是采用了“涂装”工艺去提升羽拍的美感。
研发投入和细节关照,提升了李宁羽拍的认可度。据了解,李宁羽拍的市场占有率已在30%左右,其产品结构中专业选手级的羽拍超过总销售额的40%,这种高比重在羽拍品牌中是独一无二的。
洪玉儒的目标是,以专业精神制造最好的羽拍,做出一把羽拍代表的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和态度,不完全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实际上,李宁的羽拍产品线至今仍在投资阶段。洪玉儒说:“只要有极致的精神、长期的投入,就能做到最好,中国很多产品已完全超越日本和欧美,走向世界,凭什么羽拍不能有这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