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草庙子镇这个基层治理安全科普实训基地有趣又有料!

发表时间: 2024-12-27 作者: 新闻中心

  高层建筑起火时该如何做?如何用绳子打成八字结逃生?油锅起火如何来处理才最有效?来了一趟基层治理安全科普实训基地,临港区草庙子镇小北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玉风的这些疑问,都在沉浸式体验中找到答案。“没想到,安全科普还能这么有趣,这个基地把有意义与有意思巧妙结合起来,一趟下来,真学了不少东西。”

  走进基地实景客厅,仿佛踏入温馨的家中,不过,这里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火灾隐患。参观者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仔仔细细地观察,找出这些隐患。比如,老化的电线、堆积的易燃物等,都是常见的家庭客厅火灾隐患点。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方式,参观者不仅学会怎么样识别火灾隐患,更明白“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道理。

  厨房作为明火集中的场所,油锅起火十分危险。基地的实景体验厨房真实还原了厨房场景,模拟油锅起火、煤气泄漏等紧急状况,参观者身临其境地学到正确的灭火方法与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电瓶车是居民高频使用的交通工具,为此,基地专门打造了一个以电瓶车为主题的安全风险隐患宣传区,通过“实物+短视频科普”的方式,向参观者传递电瓶车安全使用方法。

  “今天有这么多年轻人,了解过急救培训的请举下手。”在自然灾害区,讲解员提议后,全场只有七八只手举起。“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再举一下手。”又有几只手缩了回去。这一幕对自然灾害区的讲解员而言并不陌生。

  在基地,公众可以现场学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通过智能模具感受心肺复苏的正确位置与力度。草庙子镇政府副镇长李晨昱介绍,基地定期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对参观体验者进行培训,让大家能掌握应急处置的办法和本领。

  安全知识抢答、绳索打结教学、高空绳索缓降每走几步,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体验项目,参与者在体验、互动过程中,接受了可感受、可操作的实体化安全普法教育。

  在这里,“玩”得越开心,学到的应急知识越丰富;“玩”得越深入,学到的应急知识越全面;“玩”得越“惊悚”,学到的应急知识越深刻。

  李晨昱表示,基层处于应急管理第一线,是防止“小险变大险、小灾成大灾”的关键环节,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现场和前沿阵地。为提高民众的应急处置能力,草庙子镇打造了这处基层治理安全科普实训基地,巧妙利用约700平方米的展区空间,精心为公众打造了家居安全、消防安全等15个特域,通过人机互动、多媒体互动、主题区域体验等,将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应急逃生和人员急救等33个安全应急处置事项模块生动、形象、有趣地集成到场馆内,展示到居民的眼前,实现安全知识展现方式的多样化,进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截至目前,基地面向干部、党员、网格员、居民、学生等不同群体,已开展安全科普宣传40余次,覆盖3700余人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文 刘志鹏/图)

  编辑:毕玲瑜威海财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草庙子镇:搭建智慧平台 激发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