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听过的人多道理未必都懂
家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人讲究家族的团结与和谐,也讲究家族血脉的延续,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最根本的原因是“家”的基因作用。
家族,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我国古人秉承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观念,所以古时人们普遍以家族群居为主,就是把住宅分成几个独立的小院,家里的儿孙长大结婚后就分院居住,也就是分院而不分家。而且除了活的人聚居在一起生活,去世后的人也会安葬在一个家族墓地,每逢祭祖,家族的后辈会一起到家族的墓地进行扫墓祭拜,而如果出现分批的情况,也就说明了家族内出现了矛盾,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和睦,所以我国古人对这种行为就会比较忌讳,因此民间也有“一坟不烧两道纸“的说法。
但古人既然这么重视家族的传承,那么民间为啥会有“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说法呢?这句话是基于什么历史背景产生的呢?
这句话其实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五代以内的亲人安葬在一个家族墓地,而出了五代,就要另外起一个新的墓地,重新建立祖坟。
五代指的是哪五代呢?按照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五代通常是指从自己算起,再加上自己以上的四代人,分别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家族辈分排序,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也有一定的概率会有些许的不同。
首先,是地域面积的问题。五代人已经跨越了至少百年,而且古时都讲究人丁兴旺以,有多子多福的说法,所以每个家庭至少几个孩子,按照这样比例的生息繁衍,到了五代,家族已经很庞大了,安葬的家族的成员也知道有了多少,这样就存在家族墓地有可能安葬不下的状况,未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古人就有了“人过五代另起坟”的做法。
其次,血缘关系疏远。我国有“出服”一说,就是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在婚嫁中出五服即可通婚,这样一个时间段血缘关系是可忽略不计了。所以亲属关系超过五代,就和陌生人没啥区别了,既然是陌生人就没必要安葬在一个祖坟内了。
再者,我们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逝去的祖先只会庇佑五代之内的子孙,超过五代就不再庇佑了,我认为这个说法其实也因为超过五代子孙过多,也顾不上了,还有就是超过五代血缘关系也比较稀薄了,也没有必要再进行庇佑了。所以古代之后就再起新坟,就是一个新的亲属关系了。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房屋,如果住的人超过了三代,就必须要搬走,换一个新的住所。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胡说的,是小编胡编乱造的,民间不是有“四世同堂“或是”五世同堂“的说法吗?怎么就超过三代不能住一起了,至于到底为什么?我们大家一起看看。
首先,住不住得下的问题。古时是没有计划生育一说的,不像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国古时讲究的是多子多福,这主要也是和农耕社会的特点有关。以前百姓活着主要靠耕地,耕地则是一个体力活,家里孩子多了,那么劳作的人也就多了,而且家里孩子能有出息的概率也就大了一些,再者家里人多,也省得受欺负。但是孩子多,要求的住房也就多,而且以前子孙和父辈都是一起住,一旦超出三代人,住的地方就不够用了,就得换一个或是重新盖一个大一点的房子。
其实现在社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后,或是生了二胎之后,就会觉得生活空间小了,就会想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有的则是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一起生活照顾了,也会产生换一个大一点房子的想法。其实这和古人三代之后换房子是一个道理。
其次,房子能不能住的问题。以前的房子可不像现在是钢筋水泥的,以前一般人家住的都是茅草房、土坯房或是木头房子,一是地基没那么结实,房屋的质量也不如现在的坚固,一般住了几十年后,房子可能就支撑不住了,想继续住也没办法了,所以超过三代就得换房子或是重新加固房子了。
“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这句老话,其实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的,虽然对于现在社会来说有些过时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把它作为研究古时社会生活文化的一个切入点,而且它体现的家族观念伦理观念对现在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