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风景无限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临死时还被狗仔队这样戏弄
19世纪的欧罗巴政治舞台上,“铁血宰相”俾斯麦身兼普鲁士外长与辅弼,对丹麦、奥地利、法国三战三胜,成功一致德意志诸邦,独揽相位28年之久。
1888年,29岁的威廉二世新登大宝,心中妒忌俾斯麦的威望,又好高骛远,试图首创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俾斯麦深感难以同事,含蓄道出心声:“我目前所担任的职务,使我难以悠闲自得,这种心境是我曩昔未曾有过的。一个人不应该不停地唆使自己行进,寄希望于取得更好的位置。”1890年,俾斯麦挂冠求去,笑称:“告老还家后,乐意带上几本歌德的作品,在一个孤岛上隐居。”
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撒手人寰。不料,俾斯麦竟然成为狗仔队最早的损害目标。当天夜里,拍摄记者维尔克与帮手普里斯特,鬼头鬼脑地进入汉堡北郊的福里德里斯鲁庄园,拍下多张相片。最让人不齿的是,这两个家伙,为求拍得最佳作用,悍然耍弄俾斯麦缠满纱带的遗体,胡乱叠起枕头,乃至将墙上挂着的时钟调至白叟逝世的11时20分。相片傍边,享年83岁的出色政治家虚弱无助,床边只要一个便桶相伴,早已失掉往日傲视全国的风貌。终身最重人格尊严、仪表堂堂的“铁血宰相”地下有知,想必也要长叹三声,死不瞑目。
两个狗仔得手后,如获至珍,连夜赶回汉堡,发财梦冲昏了脑筋,在8月2日的柏林《每日谈论报》上大登特登起广告:现有俾斯麦独家临终相片,诚征买主。闻讯而来的媒体,简直踏破门槛。各方层层加码,最高开价达3万马克,相当于今天的25万美元。
须知,晚年俾斯麦饱尝坏疽病摧残,为维护其隐私,连其时葬礼中盛行的死者面具(定型资料敷在死者脸上,定型后取下构成雕塑面具)与画像环节,都能免则免。除少数亲属家仆,谢绝外人瞻仰遗容,参与葬礼的德皇威廉二世,也未破例。
涉案相片俾斯麦的亲属请律师先托付警方查扣一切涉案报纸,再向法院申述。经过一番剧烈的司法攻防战,主审法官判定没收涉案相片底片,制止被告宣布侵权相片,违者给予高额罚金。
在之后的刑事审判中,法院赫然发现,两名被告早在俾斯麦生前就曾多次跟拍,为此收购一名福里德里斯鲁庄园的男仆路易丝。7月30日下午,俾斯麦刚刚过世,男仆便隐秘告诉二人。次日清晨,财迷心窍的两人,在暮色中潜入庄园。
1899年,帝国最高法院以两名狗仔与男仆路易丝出于私益,违背公共利益,犯下不合法侵入住所罪定谳。其间主犯拍摄师维尔克被处以8个月有期徒刑,其帮手与男仆则坐牢5个月。至于相片底片,法院在判定书中,赞同交由俾斯麦宗族一切,永久不得向大众揭露。
这张传奇相片的命运并未就此画上句点。一名助理拍摄师瑞奇使用保管底片之便,乘机冲刷一张,藏了起来,之后,几经易手,至1952年,《法兰克福画报》初次刊登,世人方见此相片庐山真面目。
不来梅大学历史学教授马赫坦经过对历史档案的爬梳剔抉,发现俾斯麦生前好像早有不祥预见,对身边不时出没的拍摄记者极为讨厌,曾向身边人连连诉苦:“这帮神出鬼没的家伙,冷不防按下快门,叫人防不胜防。”
1876年,取得经过的德国拍摄法赋予拍摄者对相片的独家冲刷权,关于被拍摄者的权力则着墨不多。而死者是否享有权力,如人格权、隐私权、肖像权,一向聚讼纷纭。故德国最高法院只能以不合法侵入住所科罪。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未提及人格权。1907年帝国议会经过新法———美术作品作品权法,第32条初次确认了肖像权维护。直到二战后,德国人格权维护,方日新月异生长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