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改变美国的时刻(11)
长期以来的一个流行说法是:战争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果真如此吗?至少从飞机的发明和发展来看并非如此。人类生来就有的梦想和改变生活的愿望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商业是科技发展最强有力的翅膀。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小鹰市的郊区,奥维尔·莱特驾驶着他们兄弟俩亲手制造的飞机升空,并飞行了短短的12秒。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依靠发动机完成的飞行,人们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而飞机真正成为跨越大洋的主要交通工具则发生在三十六年之后。1939年6月28日,第一次飞机跨洋商业飞行成为现实。这架属于泛美航空公司的水上飞机从纽约长岛华盛顿港的水面上起飞,经停亚速尔群岛,飞抵了大洋彼岸的里斯本和马赛。
“昨天下午,22名乘客鱼贯登上停泊在长岛华盛顿港的泛美航空大型客机,经过22小时的飞行,他们将抵达欧洲。这是第一批固定的商业旅客,飞机起飞前,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夸耀或者兴奋的神情,尽管这是欧美之间第一次有偿飞行。机长率领下的11位机组成员也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兴奋、不安或者紧张的迹象。尽管如此,想想只要花375美元和一昼夜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欧洲,一种惊奇乃至敬畏的感觉油然而生。”
《》1939年6月29日刊发的这篇报道详细地描述了第一次飞机越洋商业飞行的盛况,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于机组和乘客们过于淡定的神情的不解。记者的判断是对的,虽然对大众来说,飞机跨洋商业飞行的确是个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但回过头来看,这一天仍旧是可以记录在人类飞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已经有很多人乘坐货运飞机或者试飞飞机飞越了大西洋,但商业飞行才是航空产品真正成功的标志。
“‘给我写信’,一个年轻的姑娘对她的母亲说。‘信还没到,我就已经回来了’,她的母亲微笑着说。”在《》的报道中,记者煞费苦心地在现场报道中加入了这个小细节寓意飞机的速度。
这次飞行,终于让飞机和飞艇谁将成为远距离商业交通的主要工具的争论彻底画上了句号。飞机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远程交通工具,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令人伤感的是,为欧美之间提供商业定期航班服务的泛美航空公司和制造越洋客机的道格拉斯公司都在后来的商业竞争中成为失败者。这份荣耀也就没有了继承者,也自然让这个本可以大书特书的日子显得平淡无奇。
其实,世界上第一个定期商业航空航班早1914年1月1日就出现了。提供服务的是一家不知名的水上飞机公司,它用一架双座水上飞机从佛罗里达的坦帕飞往圣彼得斯堡,航程35千米,飞行时间23分钟。当时的航班一次只能运载一名旅客,票价5美元,每天飞2个班次,航班总共运营5个多月后就停飞了。人们看到了飞行的巨大商业机会,但一个看起来更便宜的飞行方式截断了飞机商业飞行的发展路径——这就是比飞机更早出现在商业飞行中的飞艇。
1910年6月28日,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与杜塞尔多夫之间建立了一条定期空中航线,使用的是齐柏林公司制造的飞艇。飞艇搭载24名旅客,速度高达每小时70千米。
飞艇的商业运营速度远远快于飞机,在此之前,1898年,德国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采用活塞式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硬式飞艇。1919年,一艘英国飞艇从苏格兰的爱丁堡直飞美国纽约,之后又从纽约飞回了爱丁堡。这次创纪录的飞行,让人类跨越大西洋的商业飞行成为可能。1928年,齐柏林公司推出了“齐柏林伯爵”号飞艇,这也是该公司投入商业营运的第一艘大型客运飞艇。它长达23606米,最大直径30米,可载重53吨。双层客舱布置得有如豪华宾馆,可以乘坐50名旅客。
1928年10月11日,“齐柏林伯爵”号开始了它的正式处女航行——从德国法兰克福到美国纽约,连续飞行111小时。这是人类首次跨越大西洋的商业飞行,之后躯体庞大的飞艇成为豪华舒适便捷的最时髦的商业飞行器。看起来,起步晚于飞艇十多年的飞机已经难有商业机会。
飞艇与飞机关系的逆转发生在1937年。那一年的5月6日,比“齐柏林伯爵”号更大、更豪华的“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着火坠毁,36名乘客身亡。而在此之前,已发生了多起飞艇着火失事事件。“兴登堡”的坠毁标志着飞艇时代的结束。
如果飞艇从氢气改充安全的氦气,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飞行成本将上升数十甚至上百倍。飞艇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表面上看是安全的原因,本质上却是商业竞争力,也就是性价比的问题。之后的几十年,直到现在,全球每年都有若干架商用飞机失事,数百人罹难,然而在新的性价比更高的交通工具出现之前,飞机依然将是远距离交通最重要的工具。
当写下兴登堡死亡36人的时候,我心中不免一惊。这和几十年后发生在中国的高铁追尾事故相似的死亡人数,后面的命运也有相类似的地方吗?答案是,没有。正如飞机相对于飞艇,高速铁路相对于飞机在中短途运输上的性价比要高得多。所以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高铁出事短暂的恐惧期之后,中国的每一辆高铁车厢内又都坐满了乘客,这就是商业的力量。中国的高铁看似是行政力量的推动,但因为符合商业逻辑,并不会因为一次事故而夭折。
首次飞机越洋商业飞行并没有引起巨大轰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飞机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在1919—1938年的二十年间,美国共生产了39325架飞机,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民用飞机。
在美国政府鼓励私人投资民航的政策下,政府对航空邮政进行了补贴,从生产货运飞机拿到补贴的飞机制造商纷纷开发新型客机。道格拉斯、波音、洛克希德、福特等公司纷纷研制大载客量、高速度和更舒适的客运飞机。飞机在商用领域的快速推广使美国的飞机科研与生产水平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飞机制造水平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败,当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不可避免地全面卷入到战中后,其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全球军事飞机的制造大国。
在福特公司建于底特律郊区的威罗朗工厂,每年可以生产4000架B24型重型轰炸机。人们不太了解的是,福特一度曾经是一个和波音齐名的飞机制造商,它生产的商用小型飞机现在还被美国的一些飞行俱乐部拥有,每年进行不少次的正常飞行。
而当时的波音公司,同样是一个生产民用客机的公司。为适应战争需要,波音公司迅速转型为军用飞机的制造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音生产了数万架B—17、B—29等型号战略轰炸机。战后,波音公司的发展趋势仍是大型轰炸机,并经历了从活塞到喷气的转变。1947年后期,研制成功了B-47喷气式轰炸机。1952年4月,波音公司在B-47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B-52重型轰炸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司订单不断减少,波音决定将军用喷气轰炸机的技术用于民用客机的研制。1955年7月,波音公司得到美国政府的许可,在军用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发民用客机波音707,于1957年12月20日首飞成功,成为经典的商业机型。由于使用军用加油机的生产线成本较低,打破了道格拉斯公司对民用客机市场的几十年的垄断。现在的波音,除生产世界上一半的民航客机之外,依然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飞机提供商。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研制出了技术水平看似可以匹敌的军用飞机,但僵化的军工生产体制并不能让军用技术自然地与民用飞机接轨,当然也不可能有民用飞机生产企业的技术储备用于军用飞机。现在的俄罗斯,大型民用客机已经全面退出市场,一度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军用飞机的水平也大大衰落。
而在美国,1995年10月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充分肯定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保持美国军事技术优势、振兴美国经济和增强美国产品国防竞争力的重要措施。2000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要求各军种50%的研究、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私人部门、民间非营利单位和研究院所的工作,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和民间科技能力为军工服务。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已经提出了军用装备生产“寓军于民”的战略思想。但至少目前来看,大型商用客机研发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依然在走着军用飞机开发的老路,新的大飞机公司横空出世,独立运行,而不是将传统军工生产企业直接改造成亦军亦民的企业,从而真正走上“寓军于民”的道路。美国过去一百年的飞机发展历史,难道不足以成为中国大飞机梦的他山之石吗?
年,比“齐柏林伯爵”号更大、更豪华的“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着火坠毁,36名乘客身亡,这标志着飞艇时代的结束。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他没有说知识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转化成力量或者生产力。20世纪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公司才是把知识转化成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尼龙袜的诞生是证明这一论断的最好案例。“由六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制造商采用杜邦公司新型纱线生产的尼龙袜今天首次上市销售,受到妇女们的热烈欢迎。长筒袜摆放在选定的商店进行实验性销售,第一批上柜的长筒袜到下午一点钟就告罄,当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柜台前始终排着三列长长的顾客,他们中许多是男人,许多人来自外地。”《》1939年10月25日用大量篇幅报道一种新产品的上市。这种在万众期盼中如等待巨星光临般的场景也出现在几年前苹果手机上市的时候。如同今天女孩子们都以拥有一台iPhone为荣一样,20世纪40年代,全世界的妇女把拥有一双尼龙当成她们最重要的梦想之一。
这种用“煤炭、空气和水”制造出的丝线织成的弹性十足,不易起皱且结实耐用,它让女性的小腿显得修长而光洁。为她们发明这种名叫尼龙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是一位名叫卡罗瑟斯的科学家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在当时,被当成这种高分子人造纤维最大的用途。
在尼龙上市之前,《》曾在社论中用惯用的质疑口吻,对其未来的命运发表了悲观的看法,理由如下:“一般认为男人喜欢一直穿同样的衣服,女人则会因为穿同样的衣服而痛苦不堪。像钢铁一样结实的长筒袜对小孩的父母来说,其用处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阶层,永远也不会厌烦孩子一直穿着同样的旧衣服。”
每一位新闻评论员总会羞于提起自己在某篇评论中妄下的某个断言,《》当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作为一名财经评论员,我也常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在每一个新发明、新产品面世的时候,总会有新的评论为其作出前景堪忧的推断。但显然,这从来不可能会成为那些伟大的公司不断推出他们新创意的障碍。
尼龙袜受到的追捧远高于预期。而随着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尼龙被发现了除之外更重要的用途——用来制造降落伞、坦克和军车的迷彩衣。这使用来制造的尼龙数量大幅度减少,拥有一双尼龙袜成为广大妇女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梦想,男人们则会动用所有的资源为他们心爱的女人搞到一双尼龙。
尼龙的出现,改写了纺织业的历史,羊毛、棉花和蚕丝在人类六千年的文明史中一直扮演着的角色被尼龙等合成纤维所代替,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动植物纤维才又逐渐夺回了纺织品的主流位置。
尼龙风潮迅速席卷全球。在一部名叫《教室别恋》的著名瑞典电影里,美丽女教师的丈夫就是因为尼龙袜突然之间的风靡使他囤积的羊毛跌价,即将破产的困顿让他每天沉溺于酗酒,成就了女教师和少年的之恋。一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五十年前的故事能够嵌入尼龙的情节,足以说明尼龙袜的出现在整个西方世界给人们留下的共同记忆。而电影《朗读者》,更是直接让尼龙成为男女主角开启欲望的道具。女主角汉娜伸出修长的大腿缓慢而认真地穿起长筒尼龙的镜头,成为这一部优秀的电影中媚入骨髓的经典桥段。科学家们做梦也想不到,科学发明与之间能这样相关联。
公司总是被人们定义成一个只会谋求短期利润的经济动物。但历史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公司不但能生产出具有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由于创新的需要,公司一样能把他们研究的触角向基础科学领域延伸。
年,杜邦公司决定每年支付25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1928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卡罗瑟斯,这位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开始在杜邦公司设于威尔明顿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这样描述了卡罗瑟斯博士受聘杜邦公司的过程:“他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建造新的实验室;二是研究课题不受限制;三是提高工资,年薪从哈佛教授的35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杜邦公司照单全收。卡罗瑟斯从此开始了他形容为像煤矿工人那样的工业奴役生活。虽然辛苦,他却感到很愉快。他说:没有人过问我如何安排时间?未来的计划是什么?一切就由我自己决定。最令卡罗瑟斯高兴的是研究资金简直没有限制。”
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卡罗瑟斯开始了他的研究历程,当然他的研究方向并没有被定为长筒。开始,研究只是在模糊地寻找一种有机高分子新的结构方式。1936年他们确认了一种特殊的分子,一种能成为尼龙的分子——尼龙66,之后,尼龙被发明。这个新发明,花了杜邦公司2700万美元和卡罗瑟斯博士七年的时间,因为它实质上开启了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研究。
在尼龙发明之前,塑料的发明同样证明了公司的力量对于科学探索的巨大作用。自从台球运动诞生以来,一直都以象牙为标准原料。19世纪80年代,象牙供应的逐步减少与台球运动的兴起曾引发了台球的短缺。美国最大的台球生产商费兰与考兰德公司悬赏价值1万美元的黄金,招募任何能够发明象牙代用品的“发明天才”。发明家利奥·贝克接受了这个挑战,发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酚醛塑料。后来这种用作替代象牙制作台球的人工材料变成全球上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从酚醛塑料到尼龙,从阿司匹林到晶体管,从无线电到电灯,自从有了公司,人类很多的新知识、新发明、新创意都有了明确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写道:“据统计,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究开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2006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美国公司的研发预算则达到了2000亿美元。”
杜邦公司这家以“开创科学奇迹”为企业目标的公司,以生产火药起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引领了世界高分子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现在他们又变成全球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引领者,依然传承了其向基础科学领域延伸的传统。
虽然当今世界的基础科学研究很多依赖于国家的投入和政府科研机构,众多的科学突破也来自于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但在发达国家,私营公司的投入早已成为科学研究甚至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以杜邦为例,每年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高达10多亿美元,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已超越数百亿美元。
公司能够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用于科学研究而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研究开发,一方面在于企业家的雄心和眼光,同时也在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企业才会有动力在看不清实际效益的时候就花费巨额投资用于科学研究。
现在的中国在工程技术上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但放眼人类文明史,真正拿得出手的基础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一直以来,政府的巨额投资都依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投向了政府和大学的科研机构,事实上,在目前的竞争条件下这已经不是最有效的办法了,当然直接靠政府拨款资助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向私营企业开放是刺激公司向科学研究长期投入的最有效路径。只有当产权关系清晰、治理结构符合常理的私营公司进入到科学研究领域的时候,科学才可能真正迎来“百花齐放”。
据说,这种仪器可以使现代工程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带来工业设计的新纪元,并最终减轻在制造复杂机器过程中许多被认为必须的缓慢的开发过程。”这是《》记者R.肯尼迪对电子计算机正式亮相时小心翼翼的评价。
年2月14日,美国陆军部在费城宣布了一项战时最高机密——一台被命名为埃尼阿克(ENIAC)的电子计算机的存在。在当时,解决复杂的算数问题是人类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唯一期望。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莫奇勒(J.W.Manchly)和艾克特(J.P.Eckert)享有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者的殊荣。这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看上去是一个庞然大物,重达30吨,塞满一整个占地1500平方英尺的大房间,它使用了18000个线万个电容器。应记者们的要求,“
”向现场的参观者展示了它叹为观止的神奇演算速度。《》记录道:“当按下一个按钮,求97367的5000次幂时,操作机器的博士要求大家:仔细看着,否则你会错过。大多数参观者还是没有来得及看,这个运算一眨眼的工夫就完成了。为了更清楚地演示埃尼阿克的速度,博士把速度放慢了1000倍,继续演示,13975乘13975,灯光一闪,结果就出现了——195300625。”听上去,这台超级明星的运算能力还比不过现在一位中学生使用的普通计算器。人们喜欢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作为战争推动科技发展的案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虽然和战争能够扯上关系,但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它不是一个军队“
”项目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看起来极为偶然事件相互衔接的产物。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局势虽然已发生了逆转,但美国陆军的武器开发系统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对于研制远程大炮来讲,弹道设计计算是一个异常繁复的过程,科学家们的大量精力被用来进行枯燥的计算。此时,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的陆军军械工程师戈尔斯坦上尉听说,一位该校名叫莫奇勒的物理学家正在和同伴研制一种通过电子管来进行数学运算的机器。戈尔斯坦向上司汇报了这个信息,得到了上级的积极响应。在得到军方资金支持的三十个月后,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41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分校任职,他希望可以解决大数额数据运算的问题,他认为如果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将有利于远期天气预报的突破。”《》这样解释电子计算机最初的构想。是的,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由来,需要补充的是,莫奇勒博士只是一个天气预报的业余爱好者。1941年夏,当时34
22岁的研究生埃克特。此前,作为一个业余天气预报爱好者,莫奇勒已经有多年用手摇计算机作天气预报计算的经验,他的数学功底很好,而埃克特才华横溢,精通电子学,而且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具备了领导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两个年轻人在著名科学家冯·诺依曼的指导和帮助下,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故事并没结束,莫奇勒和埃克特享受了多年电子计算机发明者的殊荣之后,又有人站出来,要抢走他们的荣誉。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向87岁的美国科学家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颁发了一枚美国国家工艺技术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学计算机的不朽功勋。”回到1937
·文森特·阿坦那索夫是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一位著名数学教授,他开始思考用电子来进行运算的难题。和众多科学发明以及艺术创作的俗套故事一样,一个偶然的机会,灵感光临了。一个晚上,他在郊区一家酒吧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想着他的发明。突然灵感袭来,于是阿坦那索夫教授立即返回实验室,和他的一位助手开始组装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然而,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坦那索夫被邀去做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工作,不得不中断了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5天。心思单纯的阿坦那索夫向莫奇勒和盘托出了他对电子计算机所有设想和材料。两位科学家这神奇的五天交集,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也结下了一场恩怨。沉默了二十年后,1967
1973年10月19日,法庭终审,阿坦那索夫胜诉。从1971年6月1日起,此案共开庭审讯135次,庭审中一共传讯了77个证人,开庭前双方律师取证阶段共采集了80份书面证词,这是一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知识产权官司。但遗憾的是,这场官司并没有正真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官司赢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发明的神奇故事并没有被改写,人们依然习惯地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年轻人当作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又过了二十多年,老爷子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已经87
·布什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在有生之年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的事实能获世人公认。乔治·布什答应了他的请求,特地在白宫举行了授勋仪式,为“电子计算机之父”阿坦那索夫颁发了一枚美国国家技术奖章,阿坦那索夫终于了却了多年夙愿。这场官司客观上还给美国的信息产业带来了很大促进。在莫奇勒的专利宣告无效后,美国的电子计算机行业打开了新局面。很多新电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他们不用支付庞大的许可费用。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开始,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之后,每隔几年都会产生一次划时代的发明创新:1947
1959年集成电路、1959年高级编程语言Fortran、1966年磁盘存储系统、1967年软磁盘技术、1971年微处理器、1972年C语言、1973年个人电脑、1974年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1975年互联网通信协议TCP/IP、1990年万维网、1993年互联网搜索引擎……这些突破几乎无一例外地诞生于美国,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美国是追赶者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美国慢慢的变成了当之无愧的引领者。而所有这些重大发明均来源于一个、两个或三个杰出科学家,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科学家的奇妙构想和偶然经历,而不是规模巨大的“
”项目。往往,一个天才的构想,就会奠定一个企业的成长。这慢慢的变成了美国式创新的重要规律。我第一次接触电子计算机是二十多年前,在20
80年代中期,那时我在上大学。那是一个人人都在阅读并讨论《大趋势》和《第三次浪潮》的时代,这两本书所描述的信息技术革命令人兴奋得晕眩。这种变化同时也在计算机机房里反映出来。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在机房实习还在使用一种名为DJS-630
3厘米宽的黑色打孔纸带从大大的铁柜子里不断吐出来,上面的小孔就是运算的数据,功能上也就等于现在中学生使用的一台计算器。入学的第二年,学校添置了一台名叫I-102的小型计算机。在干净的让人不敢呼吸的机房里,像现在的网吧一样摆放着8排共64个显示器,隔壁装有空调的房间里放着几个顶天立地的金属柜,那就是主机。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里有了苹果Ⅱ——一种被称为个人电脑的计算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置一台真正的计算机,而不用再去如同医院病房般的计算机房。直到很多年后的现在,我才知道,沃兹尼亚克和他的伙伴乔布斯在1976
二十多年,接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在追赶。一款最新潮的苹果产品从美国传到中国的时间,从十年缩短到一天——
iPhone4S在美国发售的第二天就出现在了中关村的手机市场。乔布斯的离世,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其实这样的一个问题问的是:中国的原创科学技术产品时候能出现。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具有可实施性的见解。
有些企业的死亡如同遭遇车祸,之前没有一点征兆,一命呜呼,如金融危机中的雷曼兄弟、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三鹿。有些企业衰亡的命运是早就被预见的,所谓“
”,只在于具体的年月日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比如柯达。基本上没有人会怀疑,曾经代表美国人梦想的柯达公司,它的未来就像一场噩梦。2012
1月,这家百年来引领人类影像技术的企业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年纪大些的摄影爱好者急忙去采购一些柯达胶卷作为最后的纪念,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除了照证件照的时候还会偶尔光顾柯达图片社,柯达——这家和梦想联系在一起的公司,早已经和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如今,人们随手拍摄无数的照片,却只留存在手机、iPad或电脑里。随同胶卷一起被人们抛弃的柯达是个资产为51
68亿美元,严重的资不抵债。从1997年以来的十几年来,柯达仅有2007年一年实现了全年盈利。柯达的市值从1997年2月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21亿美元,十余年间市值蒸发了九成以上。现在柯达公司正在准备出售自己多年积累的1000
2011年6月就开始出售的专利至今少有人问津,或许有人在等着更低的价钱,但还有另外的可能是,那些专利已经不值钱了。即使柯达真的能弄到救命的钱,从气若游丝的状态中喘一口气,但之后呢?没人相信柯达手中还有能够让它起死回生的杀手锏。如果有,它就不会在过去的十年中只有一年盈利,而股价从十几美元跌到不足一美元了。和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同样引起轩然的是2009
CEO亲赴国会负荆请罪,总算在屈辱中保全了性命。柯达的破产保护不同于通用汽车,虽然都是债台高筑,但对于通用汽车来说,剥离债务负担后,通用面对的依然是一个传统的汽车行业,凭借近几年研发的技术储备,如今的通用汽车似乎已经起死回生。而柯达呢,在影像领域曾经的一枝独秀,而如今已经沦落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数码摄影用摧枯拉朽的气魄几乎全部取代了胶片摄影。速度之快,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柯达甚至来不及履行完和奥斯卡评委会的合约——
201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十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洛杉矶柯达剧院将更名,他们再也付不起看起来并不算昂贵的冠名费了。在人类生产的20多万部电影中,大部分是用柯达的胶片拍摄和洗印的。从来就没拍摄过一部电影的柯达却曾经获得过9项奥斯卡金像奖,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因推动胶片感光乳胶技术而被授予科技奖。数码摄影的兴起毁掉了柯达的胶片生意。但回顾历史,柯达其实在六十年前就承受过来自新技术的冲击,并且一度陷入恐慌。外界也都像现在这样认为柯达的前景堪忧,但柯达走过来了,甚至在此之后创造了事业的巅峰。也许,正是这次危机让柯达变得更自信,以至于小看了数码对胶片的冲击,最终败下阵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何尝不是失败之母呢?
22日的《》,再一次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口吻宣告一种新技术的诞生:“一种新型的、带来革命性变化的相机于昨晚在宾夕法尼亚宾馆举行的美国光学学会会议上由它的发明者、宝丽来公司总裁兼科研主任埃德温兰德展示。这种相机在按下快门后会立即成像。在光学学会的报告中,这种新型的相机被描述成一种新的摄影术。它正如多半个世纪前从湿的图版过渡到白天能安装的胶卷一样,带来一场革命。”革命——
“一拍得”的宝丽来相机,在刚出现的时候被甚至看作是柯达摄影模式的终结者。1985年的春天,我第一次拍摄彩色胶卷,资产金额来源是班费。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卷国产乐凯彩色负片是45
65元、日本富士是13元,而一卷柯达36幅彩色负片的价格是16元,在当时相当于一位处长1/5的月工资。因为“大权在握”,我选择了最贵的柯达。如此贵重的东西只能用在风景名胜处最具标志性地点的那种表情凝重的留影照。所以当按下快门的时候,摄影者内心是忐忑的,万一没拍好,不但浪费了钱财,还等于把人家人生的重大记忆弄丢了。因此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心底深处都会想,如果省去冲印的环节,能直接看到照片有多好。宝丽来就是基于大家的这种普遍心理而发明的。宝丽来的革命性是这样被《》描述的:“
”,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知识产权诉讼后,最终因为专利侵权被迫放弃。但让柯达庆幸的是,宝丽来的“革命”的欢呼带给柯达的仅仅是时间不长的冲击,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宝丽来仅仅扮演了影像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个小角色,安分地享用市场分给自己的那块不大不小的蛋糕。宝丽来的“一拍得”无法后来居上的最终的原因是始终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影像质量。宝丽来照片仅仅解决了人们立马看到照片的愿景,但在满足这一消费心理的时候,却在质量上打了折扣,而这一产品的先天缺陷导致其不可能随着研发的深入而消除。柯达稳如泰山。当几十年后数码时代来临的时候,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存在于柯达的管理者身上。
“无胶卷相机”就是现在数码照相机的最早称呼。这项发明获得了美国国家技术和创新奖,在当时,拍摄一张数码照片需要23秒的存储时间。因为影像质量粗糙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1994年这种数码发明才在市场上出现,当时柯达公布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只有150万像素,而一张胶片的分辨率相当于2000万像素。柯达每一项的技术发明都让自己更无可置疑地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让我们回顾一下此公司曾经的辉煌——1880
·伊士曼发明了摄影干版,在此之前,相机体积巨大,湿胶需要即时处理;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888年,伊士曼注册了“柯达”商标,推出了第一台手持相机,并提出了“你只须按一下按钮,剩下的就交给我们来做”的著名口号;1936年柯达推出一款名叫柯达CineKodak Camera的“家庭电影相机”,普通市民也可以拍摄电影……但最后一次,柯达用自己的发明埋葬了自己。显然他们低估了数码摄影技术进步的速度,也高估了人们对传统的耐心和依赖,柯达的决策者们始终没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数码很快就会取代胶片的假设。有人评价说:“
26日,柯达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几乎所有的旁观者都在叹息——太迟了。这是一个早就应该作出的决策,如果更早,就相当于用未知的未来斩断确定的现实盈利,偏好短期利益的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们不可愿这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